进入适老化模式 | 无障碍阅读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水利动态水利动态

“有为”河长打造美丽侯庙
发布时间:2020-5-22 08:55:39    点击:21902次    [关闭本页]
        台前县侯庙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,辖53个行政村,6.3万人,4.4万亩耕地,是“全国重点镇”“中国绿色名镇”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”“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”。全镇现有干支渠9条、排水沟1条,流域41公里,其中,金堤河过境11公里,灵妙河过境3.6公里。另有斗农渠145条,全长约150公里。自推行河长制以来,侯庙镇围绕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目标,压实责任、综合施策、持续用力,促进全镇水质整体提升,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%。
       一、站位上有高度
       严格落实河长制,由候庙镇党委书记、镇长亲自担任镇级总河长,明确乡级河长11人、村级河长53人、公益性岗位保洁员1412人。实现从区域到流域、从河流到坑塘责任网络全覆盖。积极做好河长制工作信息平台,镇村两级河长手机客户端河长通APP注册率100%。建立镇村两级河长制工作微信群,要求河长每次巡河通过“照片+文字”形式报到群内,形成工作常态。将河长制工作列入镇村两级干部负面工作清单,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日常纪实备案,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。至目前,乡村两级河长已巡河1630余人次,每天巡河率达到95%。
       二、举措上有力度
       一是加强乡村生活污水治理。投资1500余万元,完成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,已于2019年投入使用,可处理周边14个村庄2万余名群众生活污水,实现达标排放。高质高效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程,因地制宜,根据户情和村情,对各户、各村采取三格式、冲水式和“户厕+主管网+污水处理站”等综合改造方式,已改造8415户农村户用厕所。二是编制“一河一策”方案。按照《关于转发河南省河长制办公室“一河(湖)一策”方案编制技术大纲的通知》文件精神,高标准编制了“一河一策”方案,明确了每条河流治理的目标、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、管理体制机制等,所有河流均建立了档案,为河流科学治理、长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三是开展沟渠清洁行动。实行网格化清洁管理,整合康洁公司环卫队、公益性岗位保洁员、卫生片区管理员三支队伍,划分为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5大片区、1412个网格,明确沟渠清理、路肩培护等工作要求,实现沟渠清洁有人干、有标准、有人管。至目前,已投入20余万元,出动人工1200余人次,动用机械60余台次,清洁黄金干渠、大杨支渠、孙洼支渠、张楼支渠、灵妙河、王泵支渠等沟渠15万平方米。四是探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。以生活垃圾处理“分类化、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为目标,按照“先试点、后推进,先执行、后完善,先粗分、后细分”的实施步骤,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,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、不可回收、有害、可沤肥、建筑垃圾5类,每类垃圾配备专用颜色的垃圾桶,帮助群众正确分类、装运,经村内保洁员二次细化分类后,由镇专用垃圾运输车进行分类收集、清运和处理。
       三、保障上有强度

       一是强化制度保障。下发《侯庙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》《侯庙镇河长工作制度》《侯庙镇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方案》等文件,从制度上保障了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。二是强化投入保障。通过向上争取、对外引进、财政投入等途径,成功争取镇区污水处理、雨污管网工程、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2000余万元,形成多元投入机制。三是强化落实保障。推行“台账式管理、工作要点和清单相结合式交办、现场式办公、销号式办结”等工作机制,用闭环式管理机制保障工作落实。四是强化舆论保障。将河长制工作纳入主题党日内容,增强党员干部保护河流、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意识。多渠道全方位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宣传,切实提高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知晓率、参与率。通过群众参与治理,营造“大家治河为大家”的良好氛围。